中文中的牛津逗號
在英文中,如果要列舉一串事物,通常寫成這樣:
A, B and C
其中,最後一個and之前沒有標點,有時候可能會造成歧義,因此有時候也會寫成這樣:
A, B, and C
這裏and前面的逗號被稱爲"serial comma",或者"Oxford comma"(牛津逗號)。在英式英語中,英式英語裏面加不加都可以,美式英語裏面一般會加上。著名的The Elements of Style就推薦加上牛津逗號,因爲很多時候可以消除歧義。
中文當中也有類似的問題,一邊列舉的時候會寫成這樣:
甲、乙和丙
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方式,第一種是乾脆全部用頓號:
甲、乙、丙
此外,也有類似牛津逗號的用法。根據《GB/T 15834―2011 標點符號用法》:
用頓號表示較長、較多或較複雜的並列成分之間的停頓時,最後一個成分前可用"以及(及)"進行連接,"以及(及)"之前應用逗號。
示例:壓力過大、工作時間過長、作息不規律,以及忽視營養均衡等,均會導致健康狀況的下降。